兰溪杨梅热情拥抱“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5-06-12 00:00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梅雨纷纷的季节,红遍枝头的杨梅跟着“受伤”。从本周开始,兰溪7万亩杨梅集中开摘。不过,眼看成熟的杨梅被雨水打落,采摘游客寥寥无几,果农们为销量犯起了愁。

    “我家里的60多棵杨梅树一天就落果50多公斤。”昨天一大早,天气难得放晴,兰溪市马涧镇毛塘村的祝良荣挑着20公斤左右杨梅,赶到马涧集镇的杨梅交易市场。最终,这些杨梅被贩销户以每公斤16元的价格收购。刚卖掉杨梅,祝大伯又急着往回赶,准备再去采摘。“往年,不少游客开着车找上门;今年这个天气,没人愿意上山了。”祝大伯说。
   
    下雨天对杨梅有什么影响?兰溪市农业局经济特产站站长张启说,降雨对杨梅主要有三大影响:一是不同程度落果,特别是已经成熟的黑炭杨梅;二是水分过多,导致杨梅甜度降低,口感打了折扣;三是影响了采摘游。
   
    对于果农而言,最关注的还是接下来一周的天气。杨梅种植大户倪晓军说,现在上市的是黑炭杨梅,下个星期上市的东魁杨梅个头大、口感好,希望天公能作美。
   
    尽管雨水多,但不少愁上“梅”梢的果农已纷纷“触网”,试图将杨梅销往全国各地。兰溪新农夫果蔬专业合作社长陶奉源就是其中一个。为了网上生意,他今年定制了一万只包装盒。“拿到网上去卖的杨梅,包装跟线下销售的不一样。”陶奉源拿起一个“蛋糕泡沫盒”说,网销的杨梅先要把杨梅篮放进泡沫箱,再放入三袋冰块保鲜。
   
    网上买杨梅贵不贵?“30元产品(1.5公斤装)+40元运费+15元包装费+40元利润=125元。如果杨梅品质再好些,价格恐怕还不止这个数。就拿精品东魁杨梅来说,一箱最低也得150元。”陶奉源给吃货们算了一笔账。
   
    经过保鲜运输的杨梅能够放上三四天,但物流本身也是杨梅电商最大的难题。“就拿一箱杨梅来说,从兰溪到金华再到杭州,空运到达目的地机场,再经各种环节才到消费者手中,差不多得10多个环节。”陶奉源说,脆弱的杨梅其实经不起这样折腾。
 
 
    “从目前的销售情况看,青岛、北京等地都有人购买。”陶奉源对电商抱有很大的期待,通过与电商平台和速递企业的合作,他预计今年能卖出3000多公斤。而接下来的日子,陶奉源只盼着有好天气、摘好杨梅、卖好价钱。
   
    “兰溪杨梅还是以传统销售方式为主。”兰溪市农产品营销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杨梅是鲜食水果,不宜长时间保存和运输,大部分还是销在本地。目前,兰溪有一些果农通过淘宝、微信等方式销售,但销售量有限,初步统计只占到了全市杨梅总产量的5%左右,外销市场集中在杭州、上海等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