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兰溪交通运输系统再一次取得重大的成绩:
(一)、省重点工程330国道外迁项目完工,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干线骨架网络;
330国道外迁项目,起于我市上华街道,经上华、兰江、赤溪3个街道18个行政村,与开发区汪高路对接。路线全长13.43公里,按一级公路技术标准施工,总投资约4.5亿元,是有史以来我市投资规模最大的基建项目。自2009年开工建设以来,28个月,在平稳有序的政策处理、举措有力的资金支持、严抓实管的工程管理保障下,建设者抗洪水、战高温、斗严寒,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于2011年7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二)、城乡公交一体化深化规范,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客运营运水平;
1)、对遗留的31辆农村支线车辆进行回购;
2011年,通过农村支线班车经营情况的实地调查摸底和资金测算,制定方案并投入180多万元实施完成了21条农村支线31辆班车的回购改造工作。
2)、城乡公交线路站点、站牌设置;
2011年,经过意见征询、实地勘察,乡镇街道、行政村沟通等环节,确定了城乡公交线路运行方案和站点位置。并在2011年6月底前,在全市各城乡公交线路上设置站点站牌1349块。
3)、继续推广城乡线路港湾式停靠站建设;
2011年,继续向上级争取,在城乡线路上完成50个港湾式停靠站的建设,累计实施了188个停靠站建设。
4)、强化服务。
为了提升全体客运运营人员的服务意识、职业素质,全年组织了13期服务技能培训班,累计651人参加。同时在系统中开展文明示范运营车和服务明星的评选活动,促进交通服务的整体形象。下半年,更是联合城乡公交、城市公交、出租车营运者,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关爱老年人乘车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交通优质服务形象。
(三)、马墩线、义兰公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进一步增强了我市交通基建的项目储备;
2011年,我局加强马墩线、义兰公路前期工作的推进力度。经过努力,两个项目于2012年1月16日举行了启动仪式。
(四)、大中修、联网公路建设不断推进,进一步改善了我市道路路况等级;
2011年,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了国省道大中修项目2个39公里;投入2251万元,完成了县道大中修项目9个34.37公里;投入1300多万元,实施危桥加固项目9个;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了农村联网公路34个项目37.2公里建设。
(五)、众志成城投入全市抗洪任务,进一步增强了交通系统应急抢险能力;
2011年,我市经受50年一遇的6.15,6.20两次洪峰考验,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紧急指示,我局组建五支抢险小分队,由局长亲自调度,数个不眠之夜,出动190多人次,投入自有车辆,并快速从矿业公司、货运企业、车队租调,总计75辆自卸车,完成职能的交通抢险任务外,还分赴云山、女埠、上华等险情严重街道乡镇支援抗洪抢险。并在汛期全程调度10辆大巴支持抢险部队的运输和休息任务。
汛后,更是积极向省厅等上级部门争取灾后补助资金,经过努力,一是落实了7公里章士线的水毁工程建设,争取补助资金435万元;二是落实了9个项目的农村公路水毁修复,争取补助资金99万元,占全省农村公路水毁补助资金的1/5强。
(六)、党风廉政、综治维稳、安全生产、效能行风建设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进一步强化交通系统优良形象塑造。
2011年,交通系统以创优争先活动为依托,党风廉政、综治维稳、安全生产、效能行风建设等工作全面开展。
一是以廉政建设为基础,继续加大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对重点领域的建设、招投标等环节实施纪检部门全程跟踪,以制度促进系统廉政建设。
二是以强队伍为抓手,对领导班子队伍、党员队伍、执法队伍进行不同层面的理论教育和专业培训,2011年系统内组织各类培训9期,强化交通队伍的战斗力。
三是以树新风为最终目的,开展服务窗口优化服务、出租车劝导陋习等活动,以多种形式不断完善和塑造交通新形象。
二、2012年工作思路
虽经过几年的超速发展,但是,成绩背后,兰溪交通仍然面临着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仍然存在基建设施不尽完善、道路等级水平低、客货运行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困局,离社会、百姓的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2012年是“十二五”推进之年,市交通运输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干部大会精神,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十二五”规划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强工业、兴三产、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十五字方针,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作为基础产业、先导行业和服务百姓民生事业的积极作用,凝心聚力,务实创新,致力推进工程建设,规范行业管理,努力构建大交通,推动大发展,为兰溪重振雄风、追赶跨越,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发挥先导作用。
一是要以科学创新思维,在规划引领发展上求突破。以市委提出的“重振雄风、追赶跨越”战略的高度,科学谋划制定实施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着眼大项目,围绕园区配套,强化行业管理,与全市发展重大决策相匹配,与造福百姓民生相适应,与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吻合。健全完善交通网络,在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上超前谋划,积极上争,争取尽早实施临金高速公路建设,努力争取金建铁路项目。同时加快兰溪港航开发进度,形成“公、铁、水”齐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二是要以科学运筹举措,在重点工程推进上求突破。2012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计划投资4亿元以上。工程建设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必须科学运筹、强力推进,把交通重点工程建成政府“放心工程”、人民“满意工程”和社会“精品工程”。
2012年,交通系统工程建设具体实施项目上,重点保证“两路三前期三提升”工程。
1)、“两路”:义兰公路、马墩线开工建设;
2012年,义兰公路计划完成投资8000万元,实施路基工程60%,隧道、桥涵工程30%进度;马墩线计划完成投资1.2亿元,实施路基、桥涵工程60%进度。
2)、“三前期”: 330国道外迁二期、兰溪至游埠快速通道、兰溪港项目前期工作;
l 330国道外迁二期(含永昌至水亭支线)是外迁一期工程的延伸,项目估算投资4.5亿元,目前已经完成工可编制,计划在2012年加快前期进度,争取完成初设批复。
l 兰溪至游埠快速通道是兰溪至龙游公路改建工程的一段,项目估算投资10亿元,目前已经完成工可编制,力争在2012年完成初设批复。
l 兰溪港规划为“一港五区”。 一港即为兰溪港,五区是将兰溪港分成五个港区,分别为兰溪城区范围内的老港区,金华江范围内的方下店港区,兰江范围内的女埠港区、洲上港区和衢江范围内的衢江港区。2012年,兰溪港建设项目以推进方下店港区主作业区和女埠港区主作业区建设前期为重点,保持适当领先“富春江船闸改造”进度的大方向,力争在2012年完成初步设计,确保与富春江船闸改造同期投入使用。
3)、“三提升”:国省道路况提升、县乡道路况提升、联网公路提升工程;
l 国省道:积极申报,争取实施S315省道兰贺线白改黑工程4.5公里、S314省道浦兰线破板修复工程5公里,预算投资3700多万元。
l 县乡道:县乡道等公路由于经费原因年久失修,已成为了我市公路网络的薄弱环节。2012年,我局将针对该状况进行重点整治提升。通过调查摸底,筛选一批群众反响比较集中的县乡道进行路况改善。争取实施县乡道路大中修工程20公里以上。同时,继续实施危桥加固5座,安保设施设置30公里以上。
l 联网公路:以镇乡(街道)、村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倡导量力,积极发动,争取联网公路建设15公里以上。
三是要以科学规范管理,在行业服务上求突破。
首先,办好人民满意城乡客运。
2012年,行业管理上重点落实运输市场深化改革五项工作。
1)、继续加强整顿,优化客运服务工作;
2)、加强客运硬件设施建设,科学安排乡镇客运站点建设和推进港湾式停靠站建设;
3)、进一步完善城乡客运网络,开展城区范围公交资源整合的调研工作,为实现长途班车、城乡客运、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等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乘客的“零换乘”而努力;力争解决群众反响热烈的金兰班线问题。
4)、加快物流基地建设;2011年,启动了以我局下属永通货运公司为龙头的,集传统物流、仓储、分拣和包装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中心项目。但项目进度有所滞后,2012年,将加强人力物力配备,力争完成项目批复。
5)、加大顽症整治力度;坚持“综合治理、堵疏结合”的原则,开展常态化非法营运专项整治,切实维护好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其次,提升交通队伍形象。
2012年,持之以恒地加强执法理念教育,改进执法手段,进一步提升运政、路政、航政依法行政水平。全面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提高队伍反腐素质;继续有计划地组织系统干部职工的培训教育,提升执行力,塑造良好作风;继续实施便民举措,兑现服务承诺,不断提升社会满意度,打造一支效率最高、以人为本的交通队伍。